人文
方舟子 | 新时代禁止冷嘲热讽
老方写棒棒医生的文章,不允许人说话和异议的现状由来已久,我们也已经知道了它的危害,所以当它再次发生的时候,还是要呐喊,否则只会更糟,就像老方说的:
心有不平,不管是直言不讳还是冷嘲热讽,怎么说都不行的,只能沉默。所以我现在就尽量少用微信。然而,再发展下去,连沉默也是不许的,只能歌功颂德,否则也要被处理。
老方写棒棒医生的文章,不允许人说话和异议的现状由来已久,我们也已经知道了它的危害,所以当它再次发生的时候,还是要呐喊,否则只会更糟,就像老方说的:
心有不平,不管是直言不讳还是冷嘲热讽,怎么说都不行的,只能沉默。所以我现在就尽量少用微信。然而,再发展下去,连沉默也是不许的,只能歌功颂德,否则也要被处理。
今天再转一篇讲心理健康的文章,“情感虐待”,可能我们生活中多少都能碰到相似的人,也未必会理解,这篇文章讲的蛮透彻的,看了后就会比较清楚了,知道这种现象是怎么回事,以后也能更好地应对。
这篇讲一种叫“思维反刍”的心理,就是人沉浸在过去的不幸或失败中无法自拔,状态越来越差,我们每个人都不会一帆风顺,那么多多少少都会碰到这种情况,所以看下心里就会比较清醒,能起到一定的免疫作用。
这篇文章我在不同时间段来来回回看了好几次,它说了高跟鞋与三寸金莲背后的历史、文化和性别因素,其实我们眼中的美不是无缘无故的,它也是有代价的,并且现在看来也许是病态的。最早记得鲁迅先生也说过这个,如果你好奇想过这个话题,那可以好好看看,全文更多的是讲故事和论据,很少说教,但又令人印象深刻。
Twitter 以及后来的 Medium 创始人对内容行业发展演化的看法,去年的文章,有人翻译就顺便转载下,总体上是比较乐观的,会取得创作者和消费者的双赢。我的感觉是好的内容还是比较稀缺的,创新创见不易;而国内的巨大实验场——公众号,目前看来也进入了个较稳定成熟的阶段,难有新动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