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几篇方舟子的生活科普文章

原链 fangshimin.substack.com

由卡特家族病史谈吃花生的致癌风险

买来以后,最好很快就吃掉,因为在储存过程中容易发生霉变。要储存也要储存在比较干燥的环境下,防止发霉。

即使号称达标(没有超过FDA规定的限量)的花生制品,也并不是不会让人得癌症,只不过风险很低。致癌物是没有安全剂量的,所以花生和花生制品还是不要多吃。

科学地品尝咖啡

首先,要喝用咖啡豆现磨的咖啡,不喝那种已经磨好的粉末状的咖啡,更不喝速溶咖啡。咖啡碾磨之后,挥发性的芳香性物质在储存过程中就慢慢挥发掉了。

中度烘焙的咖啡已经没有那么苦了,而且尽量多地保持了咖啡原有的芳香,所以中度烘焙的咖啡味道最丰富,也最香。

补充维生素D并不能完全补偿晒太阳的益处

其中一个益处是,阳光里比较低频率的紫外线UVA能刺激皮肤细胞释放一氧化氮,而一氧化氮能够降低血压,从而降低心血管疾病的风险。

阳光的另一个作用是可以刺激大脑。眼睛看到阳光,受到光的刺激,就会刺激大脑释放五羟色胺。五羟色胺会让人觉得很放松、愉悦,可以预防乃至减缓某些精神疾病,特别是抑郁症的发生。另外,我们身体产生的五羟色胺到晚上会转化成褪黑素,而褪黑素是一种天然的安眠药。所以,白天晒了太阳,晚上睡眠就会更好。

阳光中的紫外线还能够刺激皮肤产生内啡肽。内啡肽类似于阿片、吗啡,能让人觉得很愉悦,也能减轻精神压力,甚至会让人上瘾。

瓶装水未必更健康

原链 fangshimin.substack.com

方舟子讲瓶装水,估计很多人都对此没有认知,看一下挺好的。虽然考虑到便利性,人可能不会立即有行动上的改变,不过有这个意识了以后,改变是渐进的:

所以,瓶装水不管是从健康的角度,还是从环保的角度,都不是好东西。但还是有很多人不放心喝自来水,特别是中国自来水可能不如美国那么安全,很多人不敢喝。在这种情况下,完全可以自己在家里对自来水进行过滤。大的冰箱现在都带过滤系统,也可以在水龙头装一个过滤器,实际上就是过一个柱子,定期换一下就好了。这种方式比喝瓶装水更健康、更便宜、更环保。瓶装水唯一的好处就是方便。但即使外出要带水,也不一定要带瓶装水,完全可以用金属水瓶或可以反复使用的硬塑料水瓶装自来水或过滤过的水,这样做也更环保。

方舟子:中国疫情即将大爆发,要怎么自保? 

原链 sciowl.org

方舟子写的疫情封控放开后,普通人该怎么做的文章,比较全面,也会纠正一些常见的误解,值得看看:

消毒。这条对于预防新冠传染没有什么意义,因为新冠病毒从体内出来以后很快就会死亡,不用担心新冠病毒从外面飘进来,进行消杀完全没有必要。

发烧了要注意散热,要少穿衣服、少盖被子,让体内的热量尽快散发出去。中国民间有一个很不好的习俗,发烧了就穿厚衣服、盖厚被子,包得严严实实的,号称捂出汗病就好了。这种做法是非常危险的。发烧对身体本来没什么害处,“捂汗”导致体内热量散不出去,反而会得热病,有生命危险。

方舟子: 奥密克戎将会传遍中国,老百姓要怎么自保?

原链 sciowl.org

方舟子在去年底西安疫情期间做的一期 YouTube 节目的文字稿,现在正值上海疫情困难的时期,这次疫情也几乎传遍了中国,上海人民的苦难经由网络的传播大家也都感同身受,所以很多人都开始为后期的防控提前做准备,那么看看这篇有先见的文章再好不过了。感谢方舟子老师。

方舟子 | 当病毒入侵人体

原链 legendowl.com

方舟子写这篇实在是太生动了,虽然中学生物里边学过免疫 T 细胞和 B 细胞,但也就知道个概念。听他这么一讲病毒入侵的过程,真觉得人体蛮神奇的,生物进化多年,有太多奥秘了。

有时候生一场大病,人还是挺担心的,但现代医学这么先进的,再加上人体自身的免疫力,其实大多时候没那么脆弱了。

方舟子 | 新时代禁止冷嘲热讽

原链 sciowl.com

老方写棒棒医生的文章,不允许人说话和异议的现状由来已久,我们也已经知道了它的危害,所以当它再次发生的时候,还是要呐喊,否则只会更糟,就像老方说的:

心有不平,不管是直言不讳还是冷嘲热讽,怎么说都不行的,只能沉默。所以我现在就尽量少用微信。然而,再发展下去,连沉默也是不许的,只能歌功颂德,否则也要被处理。

方舟子:“感冒”并非“伤风”

原链 news.qq.com

@方舟子:《流感下的北京中年》一文说他的岳父死于“未知病毒”或“在医院感染抗药病菌”,但从医院公布的病例材料看,就是死于甲型流感并发肺炎,最初接诊的医院按国内惯例不管怎样都先打抗生素,如果一开始就用达菲,也许有用,后面再用达菲就没用了。文中反复怪罪“光膀子开窗”,其实那是不会让人感染流感的。

国内应该还是有很多人觉得是“伤风”导致的“感冒”,我看到的就有一些,所以分享方老师这篇,建立科学常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