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后花一个月断断续续读完丘成桐先生的这本书后,受益启发还是蛮多的,趁着周末把一些想法整理写下来,算是个消化的过程。最开始读它呢,当然是对传主的仰慕了,高中时候就知道有这样一个大师,那个时候对数学也蛮感兴趣的,不过大学毕业后就没怎么跟数学打交道了,虽然现在从事的是软件的工作,但跟数学或者说科学还是有点距离,所以看这本书也主要是当故事来读了,所谓见贤思齐了。

丘先生数次在书中提过,父亲小时候对他的教育在他的人生和学术中的影响,我想这就是常说的家学渊源了吧。他的父亲是有名的哲学家,从小教他以古诗词和古典文学,虽然父亲在他14岁的时候就因病去世了,除了巨大的悲痛和家庭衰落外,这也更激发了他认真努力的学习,日后才华渐显,也不时有他父亲的朋友和学生的帮助。他说自己成为数学家,虽然跟父亲哲学家的领域不太一样,但其实说到底数学跟哲学还是有关联的,在古希腊时期还是不分的。他后来说自己做研究的感受时,也常提到王国维说的做学问的三重境界,然后也会跟《红楼梦》联系起来,觉得这些都有相通的地方,一样的恢弘磅礴,可以融会贯通。所以从这里边我就感觉一个人年少时候的教育对他以后的人生影响很大,年少时候有对真和美的追求,有崇高的理想,以后就会一直沿着目标的方向走,不至于迷失而陷于平庸。像作者说的他中学时候就有志于学术,然后也有父亲教导的家国情怀,日后终成一代宗师,令人尊敬。

作者在讲人生的故事时,也不免会讲到人生的坎坷和挫折,尤其是与亲朋和师友的交往和关系变化等。其中有缺憾的地方,有误解的地方,也有交恶的地方,作者曾说自己避免陷入人事的纷争,但也认为在任何地方或机构等都有人事上的比争和倾轧,这一点倒还是挺让我意外的,也应了那句俗话“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这里的纷争说的还不是指学术上的比拼竞争,作者也承认即便在学术上也是有明确的竞争的,而且竞争有时候是好事;而是说的就是为人处世上,也有很多让他不解和不平的地方。想想作者的人际交往也至少都是名家了,尚且如此,那更何况我们一般人了,所以如果这样想的话,也许自己的心理会更平和一点,毕竟生活就是这样,没有完美的,只能说是追求吧。

看着作者娓娓道来一步步地做出杰出的成就,似乎一切都是顺理成章的,也是轻而易举的。其实不然,作者也多次说了他经过长达多年艰辛持续不断的努力,才有的成果,他不相信什么天才,以致于对王国维做学问的“三重境界”可以感同身受。其中一个就说了他的同事为了解决某个问题关在房子里三天三夜没有出来,也是殚精竭虑了。但我觉得可能自己看的时候还是难以理解其中的况味吧,所谓“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吧,不管能不能理解,我想个人的话都要秉持努力不放弃的态度,如苏轼所言“古之立大事者,不惟有超世之才,亦必有坚忍不拔之志。”。

嗯其实这本书还有很多值得玩味的地方,比如说他讲“东方西方”文化的不同等,以及对中国学生和教育现状的分析评价等都很值得借鉴;如果你感兴趣的话还能看到数学家的爱情故事,虽然比较简略但还是蛮有趣的。所以如果有时间的话还是挺推荐这本书的,正可以用来勉励自己。

分类: 人文

发起讨论 文新社区